发布时间:2019-12-02 06:46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2009年,大河报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寻龙记”,揭开了1.6亿年前中原地区恐龙家族的奥秘。6年过去了,我省恐龙化石发掘和研究工作,又登上一个新台阶。那么,6年来,我省恐龙研究又有哪些新发现?1.6亿年前,哪些恐龙在中原地区生活?它们到底长什么样子?
2009年10月,大河报记者兵分4路,分别来到洛阳栾川秋扒乡、汝阳刘店乡,南阳西峡、内乡等地,追寻1.6亿年前恐龙主宰中原区域的身影。其中,栾川恐龙足迹、洛阳中原龙、汝阳黄河巨龙等恐龙遗迹被报道后,给人们带来了地质历史时期的无限遐想。
时隔6年,我省恐龙化石的发掘及研究,再次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新成果。2009年以来,除了在南阳内乡发掘、命名的河南宝天曼龙,我省再次发掘并命名了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巨型汝阳龙和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迷你豫龙。
此外,6年来我省恐龙研究学者还发掘并命名了河南西峡龙、河南秋扒龙、史家沟岘山龙、刘店洛阳龙、汝阳云梦龙和张氏西峡爪龙。2014年,我省顺利迎接漂泊海外18年之久的恐龙胚胎骨骼化石“路易贝贝”,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恐龙胚胎骨骼化石。
据省地质博物馆馆长蒲含勇介绍,2006年以来,我省古生物研究者在河南发掘并命名13种恐龙,加上之前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批学者在我省发掘并命名的栾川霸王龙、诸葛南阳龙2种恐龙,我省一共新命名恐龙已达15种。
2015年8月11日,时间虽已过去一月有余,但蒲含勇一想起当天的情景,心情便久久无法平复。
当天,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在沈阳召开。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馆长蒲含勇代表河南恐龙研究界,向全国与会的专家们介绍我省在恐龙研究领域的新发现。他激动地宣布:“河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恐龙大省。”
据省国土资源厅数据显示,全省15县(市)发现了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或恐龙脚印化石,分布在14个中生代盆地中。
在恐龙蛋化石方面,我省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包含8科、12属、36种,是我国发现恐龙蛋种属最多的省份,占全国恐龙蛋化石种属总数的80%、世界的70%。
在恐龙骨骼化石方面,全省范围内已发现残存的恐龙化石露头点243处,已发掘61处。截至目前,河南共发现恐龙16科23属23种。此外,我省在栾川还发现了4种恐龙脚印化石。其中,15种恐龙(脚印)经研究已正式被命名,其他恐龙或脚印化石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目前,我省共发现3大恐龙动物群和1个以古植物为主、动物和恐龙为辅的古生物群。
其中,距今1亿至1.2亿年的早白垩世“汝阳巨型蜥脚类恐龙动物群”,以大型或巨型蜥脚类恐龙为主,目前已研究确认汝阳黄河巨龙、巨型汝阳龙、汝阳云梦龙等10多种恐龙;晚白垩世“栾川动物群”,小型兽脚类恐龙非常丰富,并出现了早期哺乳动物,目前已研究确认栾川一带至少存在8种不同类型的恐龙和4种恐龙蛋。
南阳盆地以西峡、淅川、内乡等地发现的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恐龙蛋化石而闻名于世。除了恐龙蛋,我省还发现并研究命名了河南宝天曼龙、河南西峡龙、张氏西峡爪龙等。此外,义马生物群中又发现了侏罗纪时期恐龙脚印新成员。
“我省恐龙资源十分丰富,目前仍有大量恐龙化石资源正在研究当中。目前,我们在栾川潭头盆地又新发现了原始的哺乳动物、鸟类及其他小型兽脚类恐龙。今年年底或明年适当时候,最新研究成果便可发表,届时或将再命名4种新属种的恐龙和1种哺乳动物。”
据了解,目前中国发掘并命名了170多种恐龙,约占全世界六分之一,中国恐龙种类跃居世界第一。而我省也已发现23种恐龙,这一数字约占全国恐龙的1/13。
巨型汝阳龙:目前世界上已知复原装架的最粗壮、最重、最大的恐龙;迷你豫龙:目前世界上已知个体最小的幼年窃蛋龙;路易贝贝: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完整的窃蛋龙胚胎;西峡巨型长形恐龙蛋:世界上最大的窝状恐龙蛋;汝阳黄河巨龙:亚洲体腔最粗壮的恐龙,重达70吨;洛阳中原龙:中国首次发现有确凿证据的结节龙类甲龙;栾川盗龙:亚洲首例在远离中国东北部和戈壁沙漠地区发现的驰龙类恐龙;张氏西峡爪龙: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单爪龙类之一,我国首次发现的单爪龙类恐龙;栾川霸王龙:地球史上最庞大凶猛的食肉动物。
在过去5.4亿年间,地球生命史上一共出现过五次大灭绝。目前,大家知晓度最高的是白垩纪末期(6600万年前)的第五次大灭绝,它导致存在了1.6亿年的恐龙彻底消失。然而,地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灭绝并不是这次,而是二叠纪末期(2.5亿年前)发生的第三次大灭绝。那次事件后,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消失了,包括三叶虫和体长可达数米的两栖动物。
对于恐龙大灭绝的原因,学术界众说纷纭,其中不乏气候变迁说和植物中毒说。省地质博物馆馆长蒲含勇称,无论是古地理、古环境的变迁,还是恐龙慢性植物中毒最终导致恐龙家族走向灭亡,这一过程是漫长、渐变的。人类研究和认识恐龙关乎人类命运。(记者田育臣实习生张天一文记者白周峰摄影)
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博物馆——日喀则博物馆内,参观者都会被一对憨态可掬、面部特征清晰生动的石狮吸引:这对吐蕃晚期雕石狮子是该馆的镇馆之宝,雕刻纹路历经千年风雨侵蚀依然保存较好,这在西藏地区极为罕见。
“”既要“打雷”又要“下雨”,干打雷不下雨,是老百姓对只喊口号、不干实事干部的形象比喻。一言以蔽之,打雷就是不折不扣干好工作,下雨就是密切与群众的关系、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打雷解决的是“最先一公里”的问题,下雨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干打雷不下雨,是老百姓对只喊口号、不干实事干部的形象比喻。一言以蔽之,打雷就是不折不扣干好工作,下雨就是密切与群众的关系、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打雷解决的是“最先一公里”的问题,下雨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http://emplatando.com/yixisilong/980.html热门伊希斯龙